自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来,分水镇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将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工程,以“抓铁有痕、踏石留印”的决心韧劲常抓不懈,让清风正气如浩荡春风,吹拂镇域每一寸土地,浸润干群每一颗心灵。
从机关食堂“光盘行动”,到会议现场“短实新”文风;从干部调研“身入”更“心入”,田间地头问计于民成为常态,到服务群众“马上就办、办就办好”,政务窗口暖意融融…… 一系列深刻而鲜明的转变,不仅彰显着分水镇干部队伍作风的持续净化,更凝聚起为民办实事、谋实利的强大动能。
破题治水患:清淤疏浚焕新颜,碧水清波映民心
以前这河渠里漂满垃圾、长满杂草,夏天味儿大还招蚊子。现在可好了,政府派人清理得干干净净,水也清亮了,看着心里都舒坦!”站在焕然一新的分水主渠鲜鱼桥段,村民刘大爷指着清澈的水面,乐呵呵地说道。刘大爷口中的变化,正是分水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立行立改回应民生关切的缩影。
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河道环境问题,镇党委高度重视,迅速投入专项资金23.5万元,聘请专业清理队伍,对泵站至鲜鱼桥段近3公里河道开展了彻底的“清障除杂”行动,将困扰沿岸居民的垃圾、水草一扫而空,重现“碧水清波”。这一务实行动,源于分水镇党员干部扎实的“三个户户”走访调研。通过深入屋场院子、田间地头,与1200余户村民面对面拉家常、听意见,镇党委不仅收集了关于河道治理等9项具体的“急难愁盼”,更建立起了清晰的“民生实事清单”,明确责任、限时整改、挂账销号。昔日村民摇头的“糟心渠”,如今成了点头称赞的“舒心河”,河道的旧貌新颜,不仅映照着干部作风的切实转变,更如一股清流,淌进了老百姓的心田里。
筑基强治理:综治中心聚合力,平安和谐润万家
走进焕然一新的分水镇综治中心,明亮整洁的服务大厅里,前来办事的村民络绎不绝。“以前办点事,派出所、司法所、民政办要跑好几个地方,现在好了,进这一个门,啥事都能问清楚、办利索!”刚咨询完法律问题的李大姐满意地表示。
这“只进一扇门,办成多件事”的便捷体验,得益于分水镇投入24万元对原水利站办公场所进行的改造升级。改造后的中心,办公环境显著改善,功能分区清晰合理,为高效服务群众打下了坚实基础。更关键的是,综治中心成功协调派出所、司法所、民政、戒毒中心等核心部门集中入驻,实现了资源整合、力量聚合。群众反映诉求、寻求帮助、办理相关业务,无需再辗转奔波,在“一站式”服务窗口即可获得专业解答和高效办理,不仅服务“窗口前移”,更主动发挥“政府参谋助手”作用。工作人员化身“信息前哨”和“调解能手”,常态化下沉网格,广泛收集矛盾纠纷线索和群众诉求,精准排查化解邻里纠纷、家庭矛盾等基层“疙瘩”,加强对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的综合治理。如今,分水镇综治中心已成为汇聚民情、化解矛盾、守护平安的坚强枢纽,如春风化雨般将“平安和谐”的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,润泽着分水大地的安宁与祥和。
添彩乐桑榆:老年大学启新程,银龄乐学沐新风
“以前闲在家里没事做,现在和老姐妹们一起跳舞、学写字,日子过得有滋有味,人也精神多了!”在分水镇新街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,刚结束舞蹈课的陈大姐擦着汗,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。这份“老有所乐”的幸福感,源自分水镇倾力打造的老年大学。
依托新街村阵地资源,镇党委于今年3月初投入资金购置了专业音响、舞蹈镜、书桌及笔墨纸砚等教学设备,并通过举办专场文艺演出进行生动宣传动员,迅速点燃了老人们的参与热情。在上半学年,分水镇老年大学舞蹈班招收了30名学员,书法班吸引了10名爱好者,课堂上,舞姿翩跹翰墨香,银发学子们求知若渴、乐在其中,成为分水镇一道独特的文明风景线。这份用心用情为老年生活“添彩”的扎实工作,也结出硕果——2025年5月,分水镇老年大学成功获评“汉川市示范老年大学”。这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,更是对分水镇将关爱老人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作为作风建设重要落脚点的充分肯定。如今,老年大学不仅是老人们学习娱乐的“精神乐园”,更是培育文明乡风、促进社会和谐的“新风课堂”,让“乐学乐为”的夕阳红辉映出分水大地温暖向上的时代新风。
从碧波荡漾的焕新河渠,到高效便民的综治中心,再到笑语盈盈的老年课堂——分水镇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犁,深耕作风建设沃土,在回应民声、破解难题、服务民生的具体实践中,涤荡了沉疴积弊,催生了蓬勃新作为。这一幅幅生动的画卷,不仅是环境之变、效能之升、福祉之增,更是清风化雨润基层、初心映照惠民生的有力见证。分水镇将以这些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为新的起点,持续擦亮作风建设名片,让务实清廉之风劲吹不息,为民担当之能常砺常新,奋力绘就政通人和、业兴民安的“分水新景”。
(通讯员:徐冉辉 编辑:何蔚然 制作:祁涓 审核:林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