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玉华:护工变“亲闺女” 十年书写孝亲答卷

有这样一名护理员,她用青春守护夕阳,用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的陪伴和暖心关怀,为老人撑起一片晚霞。十年间,她护理过50多位老人,用专业和爱守护着老人们的幸福晚年。2024年12月,她被评为湖北省孝感市第十三届“十大孝子”。她就是汉川市新河镇民乐防治院医养中心护理员刘玉华。

2015年,52岁的刘玉华走上护理岗位,天有不测风云。2016年,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无情地夺走了她丈夫的生命,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,看着2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公爹公婆,她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后,擦干眼泪回到福利院,坚守“护工子女心”的传承。“没有老人的错和对,只有我做的不好或不够好”,这是刘玉华始终坚持的信念。她都亲力亲为,从不言苦。十年来,刘玉华坚持每天早上第一个到岗,等查完房交代好晚上看护的重点,最后一个离开。节假日里,她依然坚守岗位,用无私的爱守护着每一位老人。

每一位老人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,刘玉华总是耐心倾听,细心关怀,用温暖的话语和贴心的举动,为老人们驱散孤独与忧郁,让他们重新绽放出笑容。75岁的康养老人余彩莲告诉记者:“玉华这娃脾气好,比自己的孩子对她都细心。”

汉川市新河镇民乐防治院医养中心康养老人余彩莲:“我去年来的,来的时候她们对我都很好,天天来,她们对我都可以。”

2024年6月,汉川经济开发区与民乐防治院签约成立医养中心,开启防治院托管开发区农村福利院的医养结合新模式。这一变革,让刘玉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。她不仅要管好老人的饮食起居,还要带教新护工、协调团队、应对突发情况。于是她勤奋刻苦、认真钻研,逐渐成长为岗位上经验丰富、业务娴熟的多面手。

汉川市新河镇民乐防治院医养中心护工王木兰:“我不会做那个东西,她都是手把手教我怎么做,比如叠被子,我们第一次来,不会叠,她就会教我们怎么样去叠,还有卫生间角落里面的卫生,她亲自下手,每个角落里,教我们怎么做,对我们新来的护理员热心帮助,没有保留的一次性的教给我们,到现在我们有地方不会的,她也耐心教我们做。”

汉川市新河镇民乐防治院医养中心护工刘玉华:“我心里始终装着一句话,只有我们做得更好一点,老人晚年生活就更快乐一点,不求所得,不求名利,一心只盼着我们的老人能健康,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能够安享晚年。”

十年时光,刘玉华不仅成为了老人口中的“亲闺女”,她的故事更是医养结合模式下基层养老护理员的生动缩影,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。

(记者:晏益鹏 见习记者:李刊 通讯员:刘畅 林巧 编辑:姚伟红 制作:周琪 审核:郭俊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