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视频】“华墨香”在汉川试种成功 60亩黑米水稻喜获丰收

金秋时节,汉川市分水镇的60亩黑米水稻迎来大丰收。广袤田野上稻浪翻滚,农机手正驾驶收割机穿梭其间。随着机器轰鸣,饱满稻穗经脱粒,清选后,颗粒圆润的“华墨香”稻谷顺势落入收割车斗,再由收割机转入运输车仓——这标志着该品种在汉川试种成功。

“华墨香”是华中农业大学团队历经多年攻关研发的米饭型全谷黑米水稻,属中熟粒型一季晚稻品种。此前,该品种试种范围集中在武汉、石首等平原地区。今年6月,它首次来到汉川市的分水镇,经过数月的科学种植与精细管理,最终实现丰产。

据记者了解,为确保试种成功,华农专家团队深度参与:从种植前的土壤调研、墒情监测,到生长周期内的技术指导,专家们实地走访,针对水稻育苗、施肥、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提供精准建议,以确保水稻健康生长。

此外“华墨香”在种植过程中,严格实行绿色种植标准,全程禁用化学除草剂,从源头守住“华墨香”的绿色品质。

汉川市辉恒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李继红:“我们选择种植黑稻,主要是看中了它的独特营养价值。与普通大米相比,黑稻对人体非常有益。在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的今天,我们不仅要吃饱,更要吃好,吃健康。”

晾晒场上,一派忙碌景象更添丰收喜悦:工人们手持木耙,将刚收割的稻谷均匀铺开,秋日阳光洒在颗粒圆润的黑米上,泛着温润的光泽。自然晾晒是老手艺,也是保证‘华墨香’品质的关键一步。阳光带走水分,更赋予黑米独特风味与营养留存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今年首次试种中,分水镇的黑米水稻亩产达到800至900斤,较预期实现增产约200斤。这一突破,是分水镇农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实践,也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夯实了根基。

汉川市辉恒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李继红:“种黑稻今年我们是第一次,有60多亩地,大概一亩地800斤,总产值今年可以达到4-5万斤。黑稻我们今年可以说丰收了,我们心情特别高兴,黑稻虽然比不上常规的收成,但它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比常规稻要高。”

丰收,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辉恒合作社已计划扩大种植面积,并建设深加工生产线,开发黑米系列产品,推动产业链延伸、价值链提升。从“一粒米”到“一条链”,从“试验田”到“品牌路”,“华墨香”正以其独特的魅力,为当地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。

(记者:李刊(见习) 编辑:姚伟红 制作:周艳 审核:郭俊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