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庆佳节,万家团圆时,汉川童车产业园内依然机器轰鸣。产业工人们主动放弃休假,坚守生产线,以辛勤劳动诠释节日担当,用一张张发往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订单,为“中国童车之都”增添亮色,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庆生。

车间内,工人们熟练地进行着金属切割、车架焊接、部件组装等工序。在总装线上,一对来自云梦的夫妻——帅辉和陈海清格外引人注目。自2016年进入公司以来,他们已在这条生产线上度过了多个国庆假期。

汉川童车产业工人陈海清:“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的春节,虽然假期要加班,但看到我们生产的童车。卖到全球100多个国家,心里特别踏实。公司不仅发放了加班补贴和假日礼品,食堂还特意加了餐,想到我们生产的产品能出口海外,为国家争光,这份坚守 特别地值得。”

湖北厚谷阳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游雄兵:“为保障假期的生产,我们合理调配了200名员工轮班作业,并按照国家规定落实了加班的待遇。目前订单同比增长了 20%,主要来自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。工人们的奉献精神,正是“中国制造”走向世界的强劲底气。”

一条条生产线高速运转,一辆辆童车在流水线上完成组装、检测、打包,即将发往海外。这股节日里的忙碌劲儿,并不止于厚谷阳光一家企业。放眼整个汉川童车产业带,从模具开发、注塑成型到焊接喷涂、整车总装,覆盖童车制造全流程的200多家企业协同发力,共同撑起年产超2000万辆的制造能力,让“三辆童车一辆汉川造”成为现实。

汉川市童车协会秘书长钟守城:“这个假期,我们走访了多家童车企业,看到的像是厚谷阳光这样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。这份坚守,源于我们产业的底气。目前,汉川童车产业已经形成了从设计、研发、零部件到总装、检测、物流的完整产业链,这种高效的协同能力,让我们有能力,快速地响应全球市场的需求。”

作为全国最大的童车生产基地,汉川童车产业带聚集了200余家上下游企业,年产童车超2000万辆。在全国,每三辆童车中就有一辆产自汉川。在湖北小太阳儿童用品公司的检测中心,工人们正对童车进行严格的负重、撞击等安全测试,其标准甚至超越了欧盟要求。

汉川市童车协会秘书长钟守城:“我们始终将质量视为生命线,引导企业对标乃至超越国际最高的标准。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,铸就了“汉川造”童车的金字招牌,为我们抢抓“一带一路”机遇、赢得全球市场信任奠定了坚实基础。”

坚实的质量基础,转化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。今年以来,借助“一带一路”跨境贸易通道,汉川童车在中东、东南亚地区的订单量暴增50%。依托跨境电商和智能化转型,今年前三季度,汉川童车出口额同比增长超30%。车间里日夜不息的机器声,成为这个国庆假期最动人的劳动赞歌。
(记者:宋博 编辑:姚伟红 制作:周琪 审核:郭俊杰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