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元月至今,汉川市累计降雨644.3毫米,比多年均值偏少近3成。其中梅雨期仅降雨156毫米,比多年均值偏少近6成。特别7月11日出梅以后,全市受副热带高压影响,出现持续高温晴热天气,蒸发量大,土壤失墒快,多地旱情露头,部分地区水源紧张。据统计,全市受旱面积达12.3万亩。为有效应对旱情,汉川市抓住汉江、汉北河高水位有利时机,因地制宜,分类指导,及时开启沿江涵闸补充抗旱水源,共开启大小涵闸14部,最大引水流量达350立方米每秒,累计引水4600万方,确保了抗旱水源。
据气象部门预报,未来一周,我市仍将维持高温天气,伏旱形势将更加严峻,加之江河水位持续下降,全市沿江涵闸自灌能力将逐步下降,后期抗旱形势日趋严峻。为积极应对高温伏旱天气带来的旱情,我市立足防长旱、抗大旱,将农业抗旱保丰收放在首位,努力保证粮食丰收和农业增收。
一是高度重视抗旱减灾。我市高度重视、主动作为,加强组织领导,全面落实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,严格值守制度,全程掌握旱情、需水、供水情况,根据气象、水文预报预警信息,及时作出科学决策。一旦发生旱情,及时动员部署,确保预案到位、措施到位、指导到位、宣传到位,全面提升抗旱减灾水平,坚决打赢抗旱攻坚战。
二是积极做好蓄水保水。精心测算水账,细化调水配水计划,根据农田灌溉用水需求,督促各地落实涵闸引水、泵站提水、移动抽水等调水措施,多引、多提、多蓄,保障农田用水之需。对于渠道不畅的,迅速组织机械进行疏挖,确保渠道畅通,确保抗旱水源。
三是加强旱情信息报送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加强水情、墒情、旱情监测,及时掌握高温干旱信息,实时分析研判旱情发生、发展趋势,及时组织会商,有效应对抗旱工作。同时加强信息报送,将旱情和行动情况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。